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01) (第3/5页)
不喜欢会破坏朝中政局平衡的战争。但韩冈的话却是给边地守臣的野心找足了借口。 无论是在张璪眼中,还是在蔡确看来,韩冈的一番言辞都是彻头彻尾的威胁。无论朝野都会因他的一番话而动荡起来。 按说朝堂的变动不关小民的事。可韩冈是种痘法的发明人,他说出来的话,又是与种痘法紧密相连,怎么可能不会引起民间的议论?那毕竟是韩冈说出来的,同样的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引起的反应当然不会一样。 一旦天下士民听闻韩冈的言辞,恐怕都会毫无保留的相信他的话,而希望朝廷能解决这个其实并不是很急迫的问题。 尽管如此,两府却对此很难驳斥或压制。韩冈评价自己的功业,而且是贬低,外人如何能插话?而且从道理上说,他的一番话没有半点不对的地方。 道理极为朴素,百姓吃不饱饭要么饿死,要么造反,后者的可能性还高一点。而要让人吃饱饭,就要开辟出与人数相适应的田地来。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看是什么地方了。 蔡确是福建人,很清楚在他的家乡,那些平民百姓为了保证能养活家中已有的子女,最后会怎么处理之后生下来的幼子。 除了种痘法之外,韩冈还有一系列有关医疗厚生方面的成果,也都推行到天下。 别的不说,蔡确的族中,近些年来所生育的幼子,夭折的比例比十年前要少了近半。原本是五五开,现在至少能有七成了。 这个看似喜人的势头,却正好印证韩冈一番话的正确性。 因为能长大成人的幼儿多了,田地增加的速度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如果不能增加可以耕种的田地,增加的人口也就会变成水里的亡魂。 可在韩冈本人而言,这一番话肯定是借口。为了回到京城的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