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七) (第3/6页)
惇恨得直磨牙。要不是自己分心兵事上,肯定能看破的。 张璪只是文采好。韩绛是世家子弟,不查细谨,极疏阔的性子,否则当年也不会给一个蕃官所欺。平章王安石更是撞破南山也不回头的性格,哪里会考虑到许多。 但这蔡确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应该看得出来的! 蔡确若是知道章惇所想,只会大喊误会,他当真没想到。 也是在京的几位宰辅都习惯了在皇帝面前说谎,欺君成了必须完成的任务,没有心理负担,也不会有什么后果,可以打着为天子的身体着想的名义,毫不犹豫的用谎言堆砌起面对皇帝时的言辞。 一旦成了日常,也就少了对细节方面的注重。他们会注意防止前言后语的自相矛盾,却不禁都忘了该去将细节雕琢得更加完美无暇。 相反的,远在外路的吕惠卿和韩冈,他们还没有将欺君的之行视若平常,都很注意不在小事上露出破绽。甚至写来的奏章和书信,都只是在隐晦的提醒,而没有明白的说出来。 现在就要弥补,可千万要赶上。 章惇心急如焚。 但宰辅们所不知道,就在他们议论的同时,宋用臣正在福宁殿中当值,汇报着各项送抵赵顼御览的奏报。 赵顼没有多听宋用臣的报告,眨着眼睛,让杨戬做着翻译:“复……幽……诏……” 他尽量用着简略的说法,不过还是很容易听明白。 宋用臣连忙从堆桌上的章疏和诏令中翻找出一份来,这是一份留档的副本,是向天下通报的诏书:“官家,已经草诏颁下了,政府那边也通过了。” “何……谏……” 赵顼缓缓的眨着眼睛,让杨戬一个字一个字的翻着韵书,宋用臣的身子,在赵顼冷澈的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