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五) (第3/5页)
吕大临过了好半天才沉沉的说着,“子厚先生仙逝,小弟无处求学问道,一时怅然若失。幸而有伯淳、正叔两位先生,才又得了指点和传授。二哥你也是知道的,小弟在伯淳、正叔先生面前,何曾说过气学一句不是?子厚先生没有传授的地方倒也罢了,只要子厚先生传授过,小弟何曾背弃?!” 吕大临说得有些激动,吕大钧暗暗的摇了摇头。 吕大临的确是受了许多委屈,但那篇行状写得更是有问题。‘尽弃其学而学焉’,不论是真是伪,所谓‘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忘了这八个字,又怎么让人看得不怒? 韩冈又是对张载敬重无比的弟子,尊师重道天下知名,看到自家兄弟如此辱没先师,没直接拔剑斩过去,已经是好脾性了。 但这些话也不好说,吕大钧轻叹一声,而后问道:“与叔你可知道韩冈现在是什么职位?” 吕大临眼神转冷,声音也平静下来:“至少还不是宰执。” “是右谏议大夫、同群牧使!”吕大钧着重强调道,“比大哥都髙,愚兄更比不了。” “纵使做到宰相,我不惧他一分半点。”吕大临声音更冷。 “愚兄不是这个意思。”吕大钧无奈的摇摇头,自家的兄弟对韩冈成见已深,要改变果然不容易,“熙宁三年,他帮王韶稳定了巩州,阵斩来袭的吐蕃主帅;熙宁四年,他在鄜延路保住了罗兀城的数万大军;也是同年,他亲入咸阳城,说降了广锐叛军;熙宁五年,河湟开边,他的功劳仅在王韶、高遵裕之下,甚至在王、高两位主帅追击敌寇生死不明的时候,连挡两道圣旨,保住战果不失,没有落到罗兀城之败的境地;熙宁六年,他中进士就不说了;七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