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鼓角连声彩云南(上) (第3/5页)
快的念头,现在的一点感慨也不过是手段太过酷烈罢了。 真要让四方蛮族,从此不再为中国之患。一个是教化,让所有夷人都羡慕中原的文明,甘愿接受朝廷的统治,另一个就是震慑,以煌煌武功,在教化完成之前,让首领们不敢率部作乱,这就需要朝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一直以来,大宋多是以羁縻的形式,来解决边境上的问题,放弃了开疆拓土的追求。相对而言,赵隆还是更喜欢现在的做法。 “此辈畏威而不怀德,不多敲打,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总好像朝廷有求于他们。大帅处置他们正是时候,这下子该知道好歹了。” 前段时间,朝廷为了让这些蕃部来配合官军的作战,给与他们的条件实在是太宽大了。 大理国中各部族的子女任其自取,财富也任由其攻夺,只要他们肯派兵跟随官军一起南下,助长声势。 相对于在韩冈手上受了一年多磨练的广西诸蕃部,一直被打压的西南夷,突然间为朝廷用兵大理所倚重,如此剧烈的转变,不免让那些蕃部的首领认为是朝廷因为形势窘迫,不得不给他们好处。 既然知道朝廷少不了他们,自然有人会得陇望蜀,想要捞上更多的好处。尽管官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他们不敢倒戈一击,但行动间不免恣意妄为起来。 为了争夺俘获,各部族私下里火并了不是一次两次;而对敌,也是稍遇敌踪便立刻知会官军来援,对此,熊本一直视若无睹。 但熊本的沉默,不过是等待爆发的时机。 不论在何地,汉人总是能够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不论在大理,还是在其国周边的蛮部之中,绝不缺乏汉人的身影,而他们也几乎都是有着丰裕的家财。南下之战的一开始,熊本便以行营总管的名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