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21) (第3/6页)
人过来向宗泽道喜,隔着好几步,就大声叫了起来。 见到是平时不算亲近的张驯,宗泽笑了一笑:“幸好主持发解试的不是苏舍人,否则宗泽也难附骥尾。” 苏轼回京,还是直舍人院,而且他又是在考官名单定下来之前回返京城。当消息传来,国子监几乎是哀鸿遍野,人人胆战心惊,都怕朝廷任命苏轼为国子监和开封府的考官。 国子监这几年流行的文风,与苏轼的风格截然不同。他要是做考官,多少在国子监内部考试中名列前茅的学生全都得撞墙。就如当年太学体一头撞上欧阳修那般凄惨。 宗泽的风格也与苏轼完全不同,对战局分析,冷静而丝丝入扣。但换作论时弊,却又是在冷冽中隐含锋锐。缺乏俊逸飘逸的感觉,却多了几分犀利深刻。如果登科场,撞上苏轼,必是折戟沉沙的下场。 “别忘了还有知贡举。”张驯给勾起心事,沉声道:“苏舍人至少能做个副手。” 宗泽摇摇头,怎么可能让苏轼来同知贡举?新党的人还没死绝呢。 之前猜苏轼会主持解试,也是因为看见他正巧这个时候入京,一时谣言起。现在冷静下来,再看看苏轼这段时间在朝堂上的表现,就知道他依然没有归附新党,两府诸公怎么可能会给他同知贡举的机会。zWWx.org “不可能的。”宗泽说道,又解释着。 “的确如此。汝霖说得正是!” 听了宗泽的解释,张驯立刻又意气风发起来。之前觉得没有考好,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