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14) (第4/5页)
吕惠卿嘴角向下拉了一点,抬了抬手,道:“看刃口。” 剪刀刃口处隐见锋光,闪亮如银,与黝黑的剪刀刀身形成鲜明的对比。 吕温卿看得仔细了一点,抬头用不太肯定的语气问道:“这是夹钢?” “是夹钢!”吕惠卿点头,又将剪刀架在盆松上。 吕温卿不明所以,却见吕惠卿手指一动,剪刀刀刃在盆松上上下一合,小指粗细的枝干应声而落。 吕温卿惊叫了一声,一盆能入画入诗的杰作,就这么一剪刀给毁掉了。 “看到没有。”吕惠卿手指轻轻抹过刃口,“连剪刀都用上夹钢来造了。再怕辽人,又是为何?” 的确,如今夹钢和折锻的技术即便是对州县中的普通铁匠来说,也并不是秘密,夹钢甚至百炼钢的刀剑,只要不是名家出品,最多也就十几贯。而锻钢同样不比过往那么金贵。斩马刀、腰刀几乎都是夹钢的,而官造剪刀, “可刘绍能……”吕温卿欲言又止。 “此事愚兄自有一番计较。” 吕惠卿放下了剪刀,绕过书房,慢慢向后院走去,吕温卿连忙跟了上去。 大名府衙的后花园是文彦博任官大名府、做北京留守时翻建。那一次的翻建,并没有多修补建筑,反而拆了两栋破旧的楼阁,掘了池塘,以一道小桥将旧有的两片梅林连做了一处。 这样的改建没怎么花钱,改动也不算大,却让花园平添了一分大气。吕惠卿当初入住此处时,曾多次感叹文彦博为相多年,手底下的确有人才。 梅花此时未开,池塘则几乎连底都冻住了,只有几株松柏常青。 吕惠卿漫步在青石铺就的小路上,“你可知河北诸将之中,对先帝最忠心的就是刘绍能。” “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