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五) (第4/5页)
日后想要学以致用,却是难了。”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蔡京笑着:“总比江西只学《邓思贤》要强。” 刑恕一笑点头:“说得也是。” 为什么江西号为难治,就是因为许多进士出身的官员在律法上还不如治下的百姓熟悉。一个是学四书五经开蒙,另一个则学《邓思贤》这样的法律教材识字,当然不是对手。 “亲民官只要教导百姓遵从王法就够了,以《邓思贤》受学,平日里与邻里相争如斗鸡,上堂又一争口舌,乱了尊卑之序,更是败坏了风俗。”蔡京严肃起来,正色说道。 刑恕神色也同样严肃:“正人心,厚风俗,此是治世之道。教人以讼辩之术,人人好胜相争,虽兄弟亦不肯相让。如此,家无宁日,国亦无宁日。” 在士大夫的普遍观点中,平民百姓知法懂法,连四尺童子都能在庭上舌辩,自然是对地方的教化不利,坏了一方风气。 百姓要对王法有足够的敬畏、尊重和信仰,这远比知法懂法更重要! ——说白了,一旦了解了朝廷律法,草民都能利用其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当然让高高在上的官员头疼不已。更不用说许多亲民官本身还没足够的律法常识,若是在庭上被草民驳得张口结舌、面红耳赤,岂不是伤了官人们的体面? 当然,后面的一段只有少部分官员能深刻入骨的认识到这一点。大多数士大夫只是习惯性的将百姓知法和有伤风俗教化等同起来,将这一观点视为理所当然。 蔡京和刑恕并不是普通的儒家士大夫,诸子百家之学他们皆能了然于胸,韩非子的法术势,他们一样熟悉。对于世间的观点,其实是不屑一顾。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