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14) (第3/6页)
颜面。但现在明着要向家人出面,被勾引的坏了门风怎么办?而且韩冈是提举厚生司,外戚绝不可能跟他并肩,同提举都不可能,该安排什么职位为好。 她望向宰辅们,希望听一听他们的意见。只是两府诸公却都陷入了沉默。 韩冈已经就此事明确表态,还是坚持他之前的主张。西府的两位自然不会去反对,而东府的三人,在李清臣一棒子打掉了所有近职文臣去辽国的可能后,更不打算去冒惹怒整个文官系统的风险。哪个文臣不认为自己很重要?李清臣的话才是他们爱听的。既然如此,没必要将脏水往身上揽——一个是士林清议传些怪话,一个是惹怒朝中文臣,孰轻孰重?谁会想不明白——让韩冈自己应付去! 作为宰辅,需要考虑的是权衡内外。韩冈的提议真要计较起来也不损国家颜面,正如韩冈所说,与商人们坐下来谈的只会是耶律乙辛的家奴,朝廷没必要去为商人的行为负责。逃亡辽国的百姓、士兵年年都有,朝廷倒是可以去怪罪地方上是否治政过苛,但商人们跑去辽国赚钱,朝廷对此又没有下文主张,士林再议论,罪责也加不到两府的头上,韩冈得先出来为他的提议顶缸。 整件事最关键的就是这默认二字! 也就是说,在局势转变时,朝廷可以一声招呼都不打便将绳索收紧。既然已经将绳圈套在商人们的脖子上,宰辅们自然没有二话。纵然会有些杂音,可哪项政策会没有反对者。两府诸公几乎都是新党,当年旧党几次反扑的海啸都撑过来了,难道还会担心一些小风浪不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