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15) (第5/6页)
在太多了一点——在京百司,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位置也关键——蔡确不说,薛向掌握六路发运司和三司多年,汴河转运和朝廷财计上的官员多少都是他亲手提拔起来的。事关京师的稳定,一个不好,京城大乱,汴河水运又乱了套,东府的三位,哪一个都逃不过罪责。 在不损害朝堂稳定的前提下,清理三位叛臣在朝堂上留下的色彩,是一桩旷日持久的大工程。不仅需要精心筹划,更需要耐心。 但是清理他们的亲族,就是一件迫在眉睫,而难度稍低的问题了。 朝廷意欲息事宁人,不过其亲友不能不加惩处,仍留其在高位,当然不可行。 这不仅仅是三五人调任偏远小郡的问题,而是一大批。除去已经被定罪流放的如曾巩、曾肇,剩下的依然至少有几十人要去职、贬官。 最典型的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 苏辙正在楚州通判任上,比起自变法一开始就唱反调的苏轼,苏辙因为先接受了王安石的征辟,做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之后却在天子面前大唱反调,故而比苏轼的官路更为坎坷。 不过这一回苏轼都仅仅是追夺出身以来文字,并流放交州,遇赦不得归。他的弟弟不过是受到牵累,当然也不会太重。 韩冈翻了一下张璪亲笔写下的提议:“泰州西溪盐务?” 这算是很轻的处罚了,还是在淮南。除了辛苦一点,至少还是一名官人。 “倒是不算重。”他对张璪笑道。 “够重了,西溪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