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316 章 长远计 (第5/8页)
有了人手,还得有教材。 程丹若翻了箱底,找出当初在宫里编写的入门教材,就外伤急救的内容进行了删改增添,变成一本外伤救治手册,古代名为《金镞伤解》。 接着,寻找手艺高超的匠人,制作印刷用的雕版。 难度很大,因为有不少示意的图案,但程丹若依旧在十天内拿到了成品。 精美、精确、精致,并且,首印就是一百本。 教材用不到这么多,她就把注意打到了惠民药局身上。 贵州的惠民药局,名存实亡……不,压根没有真正存在过。 这也有好处。 程丹若决定把这个招牌支棱起来。 做起惠民药局,比做毛衣简单千万倍,因为,这是一个明文规定的事业部门。 惠民药局有编制、有编制、有编制。 按惯例,每个府县的惠民药局,都设大使一人,副使一人,虽然不入流,位同胥吏,可吃官家饭,在底层百姓眼中就意味着铁饭碗。 不出三天,她就得到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大夫,一个擅长治外伤的中年大夫,他们都是本地颇有名气的医生,各自在不同的药铺坐馆。 但无论他们平时的俸银多高,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成为惠民药局的大夫。 有编制,是官医,这就够了。 除却他们,还有学徒若干,不是当地大夫的儿子孙子,就是吏员的儿子,抑或是大族的旁支子弟。 程丹若并未计较这些人背后的暗流,这不重要。 她只是下放了教材,要求他们在半个月里,把急救包扎学会。 时间一到,她就考试,没过的就走人。 太医院也要每年考核一次,这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