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_分卷阅读9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11 (第4/4页)

孚林竟然从中找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此时,在广东按察使的名字下头重重掐了一笔之后,他就笑着站起身来。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走,去拜会一下咱们广东按察司的臬台大人。”

    各自官衙所用的门子,因习俗而略有不同,有的是真把门子当门房用,但也有的地方是把门子当成官员的亲随使唤,甚至也有不能带家眷的官员明面上挑选清秀少年做门子,实则把人当成娈童。这其中,东南以及福建广东之地,这种习俗尤其风行。汪孚林上任之后足不出户,也并没有更换前任时的两个门子,但却把原本当成亲随的他们差遣去前头当门房,同时又把王思明也打发了过去揽总,于是这小小的察院,门房上竟是有了三个人。

    此时出门,汪孚林对王思明特意嘱咐,若有人来,语言不通听不懂人家说什么没关系,但务必请人留下姓名来历,如之前在汪家一样,每天誊写访客簿。王思明连声答应,等送走了汪孚林一行,他就立刻在门房屋子里摊开纸笔,端端正正地写上了今天的日期。他已经学了将近一年读写,头上那原本的大半边秃瓢也已经蓄了头发,虽说还不算很长,但看上去已经和大多数中原人没有区别。再加上见他竟会写字,两个和他年纪相仿的门子不禁都凑了上来。

    门子本是夫役的一种,一年工钱二两银子,看似微薄,但真要是充当官员亲随,又或者是更近一步,自然额外打赏丰厚,而就算是当门房,因为官衙门前求见的大多不会吝啬门包,也同样所得不菲,因此这样的卑贱职司,反而是不少寻常人家抢着把子侄送来,名额往往还要靠贿赂县衙吏房。如今察院这两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