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99 (第4/4页)
人才济济,但我第一个想推荐的,是番禺县大同村的秀才杜茂德。他十六岁及第,五次乡试而不举,就弃了举业游历天下,去年四十岁归来之后就山居不出,之前殷部堂在两广总督任上据说曾经见过他一面,说过他颇有大才,无奈他不再参加科举,又无军功,不好任用,总督府幕僚又多,这才没有他的机会。虽说我和他只是数面之缘,从未深谈,却也知道此人有些离经叛道,汪爷可能容他?” 杜茂德…… 汪孚林想起吕光午也对自己推荐过,但那可不是推荐此人才学如何如何,而是着重点出,此人竟然在海盗中混过! 什么出外游历,四十方归……吕光午推荐过后,他就回去重新翻了那笔记。原来,去年吕光午在两广一会草莽英雄时,笔记上就留下了此人大名,据说号称是用的一手好铁尺,之前失踪的几年是游历时被海盗裹挟去当了狗头军师,好容易才抽了个空子逃之夭夭。此人对吕光午是坦陈了真实名姓,但在外却一直都是用假名游历,否则早就登上了官府的海捕文书! 因此,在徐秀才那炯炯目光下,汪孚林嘴角抽了抽,随即拿出了非常从容的气度:“自然能容!你走之前,留下一封写给杜茂德的信,只说你推荐了他,先不要提我的名字。” 他正好要和那些海盗打交道,有个熟悉内情的却正好!只希望徐秀才推荐的人不都是这样“文武双全”的才好! 之后徐秀才举荐的几个人选中规中矩,但无一例外,全都不是那等岁考科考常在一等的举子——实在不是徐秀才嫉贤妒能,那些当秀才时成绩优异,往往在科举场中一次次折戟沉沙却又不肯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