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_分卷阅读130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05 (第1/4页)

    的是如此。”小北从前没有想过这个,突然拉开一点窗帘,向策马在旁的汪孚林问道,“小芸都问了,你知道什么缘故么?”

    “左庙右学,这是礼制,所以大抵都是学校在西,文庙在东。”

    好歹如今也算是个读书人,哪怕是半吊子,汪孚林对这些东西,那自然还是非常清楚的。

    “南京贡院街的文庙,那实在是历史太久远了。东晋的时候,太学就建在那里,那时候并没有文庙,但你们总应该知道赫赫有名的乌衣巷吧?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指的就是如今的贡院街附近,六朝金粉,望族云集。宋元明三代,都把府学建在那里,孔庙也是宋时修的。其实大明初年,合并了上元和江宁两座县学的国子学也在那里,但后来才改成了应天府学,把两座县学和国子监分别迁走,所以,本来南京文庙也是在南京国子监旁边。”

    说到这里,汪孚林想起自己后世还去过南京夫子庙,那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样子,不逊于之前他去南京赶考时看到的文庙盛况,再回头看看位于京师北城,人虽说不上很少,却也绝对算不上最热闹地段的国子监和文庙,他就又笑了笑。

    “至于京师国子监和孔庙,却是元世祖忽必烈造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笼络汉族的士大夫。那时候京师还叫元大都,和现在的规制有所区别,但也可以看得出,国子监和文庙所在的区域并不繁华,这就是元朝从皇帝到蒙古权贵,对于儒家的真正态度了。永乐迁都之后,之所以在此地重修国子监和文庙,据说,就和之前的南京国子监搬到靠近玄武湖那偏僻地方一样,是为了监生专心读书。”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