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1章 千秋功业 (第5/6页)
食基地,提供足够多的工作机会,化解汹涌而来的流民朝,只要没有流民内乱,区区野猪皮,不在话下。 沈明臣虽然无法洞悉历史,可是他却熟悉过去,李白写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诗句,苏轼被贬官杭州,也遇到过几十年难遇的雪景,他也畅饮欢歌,就像去年苏州的士子一般。 可是在这些情况出现之后,没有几十年,就天下大乱,乃至改朝换代,小冰河期,威力之强,绝非虚言! 从这个角度一看,唐毅的种种做法,就变得容易接受了。 压低国内的地租,可是海外的地租却没人管,而且到了海外之后,可以抓捕土著,用奴隶耕种,把人当成牲口,累死了随便一丢也就是了。 那些大家族实力雄厚,田租损失的一点,完全可以海外弥补,更何况还能经营工商,赚得更多。 在唐毅的压力之下,这些人陆续点头,同意把田租调江,其中上等田以五成为最高,中下等田,则是降到三成上下。 中小地主自然是反对强烈,唐毅却不想妥协了,他动用了大量的海外存粮,来冲击市场。 这是他在建立市舶司的时候,就做好的准备,朝鲜、倭国、安南、暹罗、缅甸,这一大圈,凡是产粮的地方,唐毅都安排了采购的人员。 反正这些地方除了粮食,也没有别的东西,一味购买大明的瓷器丝绸,金银外流,他们也受不了,大明能采购他们的粮食,正好平衡贸易,求之不得。 这些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