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4章 倭国的第一笔银子 (第3/6页)
,和没看出来差别不大。”唐毅意味深长道。 “那现在能做了吗?” “能!”唐毅果断说道:“中玄公方才总结的两个问题,我用一个药方,都能解了。物以稀为贵,三年一次,录取的进士太少,才造成一个个进士官自视甚高,不通俗务。但是不可否认,他们都是才智之士,只要假以时日,都是人才。科举录取人数大大增加,每个进士本事的价值就在缩水,他们不得不低下头,去学习更多的东西,吸纳更多有用的知识,非如此,不能在众多的同年之中,脱颖而出。而且人数增加了,难度降低了,相应的录取的岁数就会降低,早早进入官场,他们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可以充实自己的本领,不至于把精力都浪费在八股上面。” 改革吏治这一块,唐毅早早就在弄,隆庆二年的录取人数就要比以往都多,经过了一次成功实验,唐毅的步伐更大,改革的更彻底。 “把进士的门槛降低,初次授官的起点也就低了,眼下是正九品,下面呢,典吏,巡检,仓库大使,牢头,六房书吏,都可以考虑使用科甲官。” 高拱惊得张大了嘴巴,那要多少人啊? 唐毅笑道:“高阁老,我们可以分成国考,省考,县考,国考的起步是正九品,省考的起步就是六房书吏,至于县考,则是普通小吏。一旦进入衙门,不管学历出身,一律一视同仁,考核升迁,采取同样的标准。打破官吏界限,吏员做得好,一样可以高升,自然就降低了一心求财的人数。进士官起点低了,就迫使他们增加才干,更务实,而非务虚,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