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1章 父子不同调 (第3/6页)
严嵩都被唐顺之说服了,答应支持。 到了徐阶那里,竟然坚决反对,甚至有不少言官上书,说唐顺之是冒进,手段残忍,不是君子所为。 “自己人”尚且如此,能指望严嵩帮忙吗,边防战略的改革就搁置下来,俺答依旧年年入寇,每年都有几十万的百姓受到涂炭,九边生灵,哀鸿遍野。 窥一斑而见全貌,如果严嵩倒台,徐阶一家独大,唐顺之想要入阁,绝对十分困难,几乎就不可能实现。 趁着双方厮杀正酣,把老师推入内阁,等到严党倒台之后,唐顺之也坐稳了位置,再顺势接收一些严党的势力,没准真能和徐阶掰掰手腕。 哦! 唐毅想到这里,也恍然大悟,严嵩的算盘打得真够精明的,他手下的人分量都不够,索性就把唐顺之推出来,由他和徐阶打对台戏,要想顶住徐阶的压力,就必须有一帮心腹手下,严党的人就是唐顺之最好的选择。 要说严党都贪财吗? 也未必如此,话又说回来,徐党也好不到哪去,他们贪得少,是因为没有坐上好位置,想贪没有机会。 严嵩说得对,治国不能靠着清流,要依靠干吏,虽然严嵩,和他的亲儿子、干儿子都不能用,但是严党不乏经验丰富的循吏,不说别人,东南总督胡宗宪,那就是最好的代表。 唐顺之要是接收了严党的势力,就有相应的照顾严嵩父子,有人替他们说话,再加上多年伺候嘉靖,留下来的感情,严嵩就能安心退休,含饴弄孙,过上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