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_第958章 商鞅的奥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8章 商鞅的奥秘 (第5/6页)

的那点俸禄,可怜巴巴的,连肚子都填不饱。到了家中,老婆孩子饿得哇哇叫。

    六尺的汉子,谁不要脸面?

    混得那么惨,哪来的勇气替朝廷卖命!m.zwWX.ORg

    这回可不一样,实打实的赏赐下来,当兵打仗不但不丢人,还十分光荣,简直是发家致富的捷径。

    马芳敢说,一战之后,大明上下保证出现一股从军的浪潮。不用说别的,能杀三五个鞑子,混一两百亩的草场,经营好了,一年也有几百两银子入账,顶得上一个中等地主了。

    这么好做的生意,稍微有点胆子的人都会抢破头的。

    三代富农,才能供养一个读书人,北方苦寒,不比东南文风鼎盛,即便是读书考试,也没有多少人能真正通过科举之路,残酷程度远远超过后世高考的千万倍!

    寒门子弟,想要出头,比登天还难,这回好了,不用去挤科举的独木桥,大可以通过参军打仗,立下功勋,换得土地田产,从此走上富裕之路。

    以这次战斗为例,斩杀俘虏的敌人差不多有五万人,斩首十人以上的不多,最常见的是斩首两三级,或者三五级的。

    平均算下来,一战之后,就差不多有两万人能拿到田产牧场,一跃摆脱贫穷,跻身小康之家。

    一次会试能有多少人过关呢?

    就拿隆庆二年来说,唐毅极力鼓动,最后也不过录取了五百多人,足足相差了四十倍之多!

    显然,以军功授田授爵,比起科举带来的社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