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穿书) 第56节 (第4/6页)
已经在家里学过了,所以在其他新入学的人还在努力识字的时候,他已经听赵秀才讲《论语》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这是许淙第四次学《论语》。 第一次是在许家村村塾,许夫子讲的。 第二次是在来勉县的途中,借住在云家听云知府讲的。 第三次是在家里,去年冬天的时候,许明成也把《论语》给他仔细讲过一遍。 赵秀才这次,是第四次。 四次的《论语》听完,许淙对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怎么说呢,只能说名次是不会骗人的。 许夫子的讲述,那是完全的按部就班。等于是书上说什么,他就讲什么,书上没说的内容他就不讲,完全不会灵活变通。更别说联系上下文,再引申出别的课外知识了。 赵秀才呢,比他更进一步,会讲书本上没有的课外知识了,还说了好几个和书中内容有关的典故。 但这些典故吧,他之前都听过了,还是更详细版本的。 至于许明成和云知府…… 唔,各有千秋吧。 云知府知道更多的课外知识,阅读量广,而他爹则更会串连知识,联系上下文融会贯通,所以各有各的优点。 如果问许淙更喜欢哪位老师教,他想要云知府 许明成的双重叠加版本,这样他既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又能对书本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可惜这个愿望不能实现。 不过许淙也并不遗憾,在课堂上认真听赵秀才的讲解,偶尔走一走神。走神这事还真不能怪他,主要是赵秀才讲的东西他都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