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十三、戴梓何在? (第5/7页)
境制约因素太大,平常倒也还好,一到了雨天根本派不上用场,不过火铳也不是像苏荃说的这般没用,要不是当年前明的军备松弛,凭着火器也不会让满人如此轻易的得了江山! 吴应熊不是啥军事大咖,对枪这东西也不懂,但也知道这时候装备的是火绳枪,如果能大规模装备燧发枪的话,缺点也不会这么多了。 而早在明末的时候火器专家毕懋康就发明了燧发枪,记载在《军器图说》里面,可惜的是,毕懋康自个一生就浮浮沉沉,加之恰逢朝代变迁,古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又差,到了康麻子稳固了政权后,更是在民间严格管制火器,最终让我堂堂大华夏的火器研究停滞不前! 吴应熊沉睡之前,跟吴三桂说了研制火器,可吴三桂说到底思想也前卫不到哪里去,搜罗了人研究,可研究的也是火绳枪,至于这劳什子燧发枪却没有关注过! 吴应熊一醒来就进了京城,也是在苏荃的慢慢讲述中才了解到这些事情,当时脑海里就冒出了一个名字‘戴梓’! 戴梓这人很不简单,一身的才华先不用说,更是制造、改进火器的一把好手。有确切史料以及实物流传到后世博物馆的子母炮就是他一手监造而成。 子母炮又两种,一种叫做冲天炮,另外一种则是轻型火炮。 冲天炮是一种短管、高仰角、发射爆炸弹的火炮。炮身长2.1尺,重280-330斤,炮身两侧有炮耳,安于四轮炮车上。发射空心爆炸弹,弹重二三十斤。 当年康麻子率军二次亲征噶尔丹时,就带上了子母炮,在昭莫多战役中,子母炮大显神威,仅向噶尔丹大营开了三炮,敌军就吓得败逃。 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