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36节 (第5/7页)

并不在意“灾星”的骂名,如果可以,他甚至希望荧惑守心可以成真。这样,至少可以告诉一部分人,大庆的太平昌盛是靠人人努力而换来的,而非天象。

    盛是因为人,乱也是因为人。

    一个星象决定不了大庆的命运。

    裴少淮望着满天繁星,感慨道:“慢慢来罢……”

    他身畔的吴见轻亦若有所思,祖父说过要守心,先生这种不惧骂名,愿以一己之身打破谣言,便是祖父说的“事在人为”罢。

    ……

    不管天象有用还是无用,几日之后,西北疆传回捷报。

    鞑靼三大部派出先遣部队,试图冲闯大同,试探大庆的兵力,结果被大庆边军轻松击溃,生擒活捉三分之一的兵马。

    且秦晋之地的民乱已平定,边军粮草充足。

    鞑靼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场战事,重新考虑要不要被金人利用、致使全族陷入更加险恶的境地。

    毕竟眼下寒冬未来,他们并非完全活不下去,与大庆保持贸易,或还有几分生机。冲闯大庆,即便夺下秦晋之地,也是两败俱伤,捞不到足够的粮食。

    第252章

    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皆为求存逐利者。

    鞑靼与金人之间的所谓合作并不牢靠,就如商贾间的口头之约一般,并无契书佐证,转念即可毁约。

    在对家所布的计谋里,仅以一句“长冬将至祸乱起,南下抢粮求族存”,岂能真正拿捏鞑靼,令他们不顾一切策马南侵?

    鞑靼率队南侵是为利,临边勒马、与大庆言和也是为了利,如何选不过是看“孰轻孰重”。

    裴少津在兄长留下的提示里,准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