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5章 最具民间智慧 (第2/4页)
人非,变化太大了。 我象征性的给两座坟添了点土,拔了几棵草。 实际上,二伯他们早就把全村的坟地收拾的干干净净,连石碑上的字都重新用红漆描过了。 从坟地下来,我就去梅溪老窑见了二伯和十三爷。 看着老窑库房架子上满满当当全部都是钧瓷,都是统一外形的钧瓷,属实让我有点吃惊。 这种宏大的场面,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 其实我小时候是经常见的,但是时间太长,我也早就忘了当年的景象了。 如今重现,不禁让我感叹无比。 “小九,一十八窑,共计得瓷两百一十七件。就这么一点,我们竟然从里面找了三件样品出来。” 十三爷听二伯说完不禁就摇着头补充道,“我的记忆里,梅溪几乎很少能烧个两百来件就得出样品的,尤其钧瓷就更难了。”m.zwWX.ORg “十三爷,还不是小九给的配方厉害。小九啊,不愧是博士啊!还是读书人厉害!比我做一辈子瞎摸索厉害多了!” “二伯,我博士没读完呢!” “那怎么了?以前我就听你爷爷经常说,小九厉害呢,比他的老师还厉害。是不是你老师写的文章,其实都是你写的,然后他拿去发表了?” “呵呵!也不是这样说,我写的,但也是老师指导的。” “谦虚!年轻人谦虚好啊!” 的确,按照梅溪做旧的严格标准,能仅仅烧制两百两件样品,就能从中选定两三件确定的。 的确确品率够高了! 这是因为,我在读研的时候,在实验室里做过了N多次关于各种陶瓷烧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