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旧师_第595章 玩圈子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5章 玩圈子的 (第3/4页)



    再一闻二摸,俱都没有做旧的迹象。

    当然了,这还不能完全排除做旧的可能。

    看玉器,尤其是高古玉,关键看工艺。

    比如,最最关键的就是看开孔。

    高古玉的开孔,因为先民们技艺落后,工具也很落后。

    所以,开出来的孔基本呈锥桶型,就是外面大里面小。

    而且,往往孔的最外延还有不规则的漂移痕迹。

    这是因为钻孔的工具硬度太低,在坚硬的玉器上开孔一开始没法固定导致的。

    尤其像红山文化这样的石器时代的玉器,就有典型的低硬度工具开孔的特点。

    所以,眼前这枚玉猪龙,无论从哪方面去看,都应该是开门的东西。

    而且,这枚玉从包浆来看,也不知道被多少人摩挲流传过了。

    应该不是新进出来的东西,属于老货了。

    我看了三四分钟,然后就将玉猪龙给轻轻放回了锦盒里。

    我没有说结论,而是随手又打开了另一只大锦盒。

    大锦盒里是件瓷器。

    第一眼给人的感觉就是,漂亮!

    什么瓷器?

    绿地洋彩!

    洋彩是个什么东西?

    估计大部分人都是稀里糊涂的,甚至没怎么听说过。

    洋彩一词见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所撰《陶务叙略碑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

    所以,一般认为,洋彩是继承珐琅彩彩料和技法发展而成,其花卉多摹仿西洋光影绘法,花叶翻卷,富于明暗变化,借以烘托立体之层次。

    而眼前就是一件洋彩的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