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塑千禧年代 第322节 (第3/6页)
聊了好几天呢。 众人愣了一会,由副教授俞军给出了一个一致的感慨:“安徽省和合肥的领导们有魄力啊!” “有魄力确实有魄力,但要我说,还是选广州。”讲师曾晓洋摇头道,“广州带来的无形便利和利益都大得多,不要说投资数字一样,就算合肥再多给2亿,我都觉得……” “领导班子很重要,我现在反而觉得可以定在合肥。”来时还劝方卓的俞军有了立场上的变动,“领导支持和领导全力支持,这完全是两码事。” “也不吧,广州的领导同样很不错。” “单说领导,几个城市的领导面对咱这项目的态度都可以,合肥底子太差了,这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事。” “中科大的相关专业在国内排不进前十,要我说,还不如去蓉城再看看,那边有一大批人才,对产业的眼光未必输给合肥。” 项目团队一阵争辩,多数还是不太同意落户合肥。 最终,大家的目光看向了站在窗边抽烟的老板。 这个项目由方卓起手,尽管他是个外行人,尽管他对外宣称要衡量多方意见,但团队里都知道必然要由他拍板。 方卓不紧不慢的抽着烟,眺望着窗外和上海截然不同的夜景。 广州的夜景就和上海一样,一派大城市的灯红酒绿,繁华热闹。 合肥这里则暗淡很多,放眼望去,只有点点灯光在安静的夜里点缀整个城市。 方卓抽完最后一口烟,瞥了眼黑暗中更显明亮的圆月,悠悠的叹了句。 “月是故乡明。” 第174章 最后一个条件 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之一的广州愿意投资13亿。 这是方卓率领项目团队谈了几天的成果。 以这个维度来衡量,国内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