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塑千禧年代 第531节 (第4/7页)
其实进度不错,搞定了设备采购和技术引进,请来了胡正明这位技术大拿,成功跨越风险量产这一关,即将进行正式的运营。 高盛、德银、idg、dcm这四家投的钱按理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增值。 这种情况下从熊晓鸽的角度看,既不想再掏钱,也不想放过可能带来更大收益的机会,钱已经走完流程投出去了,那就放着吧。 “我相信他们也是这么想的,而且,提前赎回退出,这个钱不能按50%来。”方卓说道。 熊晓鸽忍不住冷笑一声:“那你想干什么?真以为大家都是做慈善呢?任凭你怎么说,就是不掏钱,还能咋地?” 他倒想听一听能有什么狗屁手段。 “采购设备这个事很不容易,我们用尽手段才拿到许可,也是内地第二家有许可的晶圆厂,美国那边时不时还会审查情况。”方卓忽然提起前面的工作。 熊晓鸽蹙眉道:“嗯,然后呢?” “半导体太难了,我不想干了。”方卓说道。 “用你的退出来逼人就范?真以为他们吃过亏还没提防?”熊晓鸽问道。 “不是我的退出来逼人就范,是上海的国资意图以一个不错的价格收购我手中冰芯股份,或者,合肥国资也行,反正就是国资。”方卓纠正了说辞。 熊晓鸽怔住。 一瞬间,他把这话和刚才方总所说的那个采购设备许可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在中芯和冰芯之前的国内晶圆厂都买不到好设备和技术? 正是因为国资成分太重,到了中芯和冰芯,股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