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_重塑千禧年代 第1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塑千禧年代 第159节 (第3/6页)

   可是……

    m1呢?

    “我认为我们可以立即尝试美国市场。”

    方卓给出了这样的结论。

    会议室里的气氛尽管已经轻松不少,但听到这样明确的公司走向还是有些不安,这份不安一是对竞争对手体量的不安,二是对陌生市场的不安。

    大洋彼岸的市场是什么样的?那里的人能接受一家来自中国公司的产品?

    “看看投影上的id,许老师,你觉得我们的m1比它差吗?”方卓点名。

    许柯登如果先前还有犹豫,但知道对手不支持微软后就很自信地说道:“不差,甚至更好,我们比他们的更轻,支持更多的用户使用,这一条太关键了。”

    “昨天在id出来前,我确实很担心它的实际效果,可出来之后反而放心了。”方卓笑道,“就算抛开微软这一条,我们也是有活动空间的。”

    “就按现在的汇率算,id是399美元,我们出口去掉补贴,m1价格能下探到320-330美元,一台产品仍然能保持100美元的利润,也就是800中国币。”

    “美国的用户也是人,既能享受到微软系统,也能便宜20%,我认为这是很有竞争力的。”

    “而且,我们还可以继续让利,id是399,我们可以299,一台利润80美元。”

    “薄利多销,何况,这利润还不薄。”

    方卓帮助大家伙详细计算了一下价格和利润,性价比毫无疑问是一个产品的重要因素。

    他聊完这个要素,接着说道:“先前,我们要上中端产品p1,削减储存空间,预防国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