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塑千禧年代 第324节 (第2/6页)
方卓又笑着补了一句:“更何况是未来的钱,我考虑来考虑去,只有这种最能打动人了。” 期权之“期”就是未来,通常cao作是设置一个行权的时间,比如,工作4年才能拿到合同上的承诺,每个月拿到1/48。 邱慈云坦诚道:“确实打动人,如果能再造一个中芯出来,这部分期权将有很大的价值。” 方卓出于自己的角度说道:“或者,再不再造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相信能再造一个中芯,这样才能最大范围的吸引到人才。” “而吸引到了人才,那才可能再造一个中芯。” 邱慈云发现了面前这位年轻总裁和张总的不同,其实,这一点从一开始就已经展现出来,方总手上握着资金,有很大的自主权。 像中芯,张汝京张总固然能掌握中芯的战略方向,能制衡住各家股东,可他本人只占不到1%的股份,涉及股权期权设置便不能这么挥洒自如。 当然,张总也不需要像方总这样费尽心思的来吸引人才,他自有他个人的行业声望。 邱慈云情不自禁的在心里小小的比较了一下准前任和准现任,气势一时为之所夺。 他抿了口茶,问道:“这样设置期权池,投资机构能同意吗?” 方卓只淡淡地说道:“没事,邱总,相信我在资本运作上的能力,我也就能做做这个了。” 邱慈云有点不知说什么好。 前一刻,他有着行业专家的心态,下一刻,他惊讶的感受到来自行业外因素的魅力。 邱慈云不得不承认,晶圆厂的建立自己是专业的,资本运作和资金筹措,方总才是专业的。 方卓倒是没想到这样的小动作能让邱慈云那么震动,他正常聊着后面的计划和打算,只想为这位中芯副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