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塑千禧年代 第386节 (第6/6页)
一通电话结束。 熊晓鸽迷迷瞪瞪的了一会,猛然发现自己是亲眼见证的方卓嚣张气焰! 但是,眼见就一定为实吗? 熊晓鸽陷入沉思。 另一边的方卓没什么迟疑的让助理找了份北大光华的教材,想看看上面是怎么描述新浪收购与挂号网融资。 这一看吧,不说大失所望,也是不尽如人意。 教材描述的语调相对客观,可一些只有当事人知道的心照不宣就让某些细节的逻辑变得牵强,偏又只能归结于商业现象或者个人魅力。 方卓放下最新版的教材,知道这些大概都会成为国内商业发展史上的小小迷雾。 但谁在乎呢? 方卓摇摇头,重新拿起一叠资料,上面是长虹可能继任的企业领导分析。 这其中有位赵咏是重中之重,现在是地级市涪(fu)城的副头目,这里也正是长虹总部所在的城市。 但不仅如此,他清华出身,93年加入长虹,2000年被推到前台接任彼时淡出管理的倪润峰,成为上市公司的总经理。 正当壮年,有企业资历,有行政人脉,短暂担任过企业一把手。 方卓浏览着赵咏的资料,思考了半个钟头,拿起电话打通助理的号码,吩咐道:“把涪城的赵咏任职长虹总经理期间的决策都整理出来,整理完了立即给我,不要等。” 赵咏在长虹担任过10个月的总经理,这期间的决策足够来分析这个人和他对企业的想法了。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是方卓在董事会上纵横捭阖的经验之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