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_重塑千禧年代 第3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塑千禧年代 第311节 (第2/7页)

“中芯确实厉害,发展速度太快了,未来可期,未来可期。”

    方卓回神,喝了一口茶,问出一个比较个人向的问题:“投建一条生产线的预算大概需要多少?”

    三个人面面相觑,虽说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可真正从上海首富口中听到这个话的感觉还是挺不一般,别人也就算了,这位是有身家的。

    方卓笑笑:“我就问问。”

    曾晓洋直接说道:“方总,中芯去年年底在北京建个晶圆厂,公布的投资金额是12.5亿。”

    他顿了顿才说出来后面的单位:“美元。”

    方卓听到这个数字也忍不住吸了口气:“一座厂就将近一浪啊。”

    曾晓洋:“?”

    本来颇觉枯燥的苏薇听到老板开口询问预算便忽然警觉,听到这句看了他一眼,确实将近一浪,新浪市值也才15亿美元。

    她说出心中最直观的感受:“真贵!”

    “确实贵,而且,从全球的范围来说,现在的整个ic产业都是低潮期。”曾晓洋补充信息。

    这时,华虹的吕荣辉忽然开口提出一点不同意见:“北京那家厂是最新的12英寸生产线,其实,国际上很多厂家都喜欢买二手设备,成本会降低很多,今年的行业整体不景气,市场上想必又会有不少二手设备。”

    他继续说道:“设备是一方面,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工艺以及良品率,这个就不简单了,也是关乎一条生产线生死存亡的事。”

    从业人员的角度和学校里的老师有些不同,听起来更接地气。

    曾晓洋皱了皱眉,看了俞教授一眼,开口反驳设备的内容,生产线从立项到投产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