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美好生活_分卷阅读30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8 (第2/5页)

多顾客出价争购,到没有人再

    出更高一些的价时,就拍板,表示成交。”李季阳解释道:“这是物品,人也一样,现

    在的韩非子所有权,就是拍卖的货物。”

    “若是大家也有看中韩国给的东西,俩人、三人看中,甚至是多人看中的话,可以

    拍卖,所得价值归原来货物所有人。”李季阳又给说了个例子:“例如韩国用一把宝剑

    顶账一百金,这把宝剑被分配给了右庶长,但是王颌老将军和蒙骜老将军都看中了这把

    宝剑,那么二人分别竞价,底价就是一百金,每次加价十金,最后王颌老将军以一百二

    十金的价格,压过了蒙骜老将军的一百一十九金,左庶长便将宝剑以一百二十金的价格

    卖给王颌老将军,但是这个钱不是都给左庶长,他要给朝廷五金作为费用……。”

    李季阳充分解释了一番何为“拍卖”。

    听的李斯脸上都有了菜色了!

    拍卖也称竞买,“资本主义制度一种买卖方式”,这是在后世的七九年版本辞海中

    的解释,相隔十年以后出了第二版,上面是这样说的:“拍卖也称竞买,商业中的一种

    买卖方式,卖方把商品卖给出价最高的人”,应该说这是一大进步,是改革开放的结果

    拍卖品不是都是处理商品,外面很多拆房子,换季拍卖等,实质上是一种大甩卖、

    贱卖,我们所说的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