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起死回生 (第12/14页)
触,天然认为南北汉人同出一源,并没有内外之别。 可是明初时,却不是这个样子。 要知道,从公元九百年开始,大量胡人进入中原,异族开始进入了漫长的统治北方时期,于是燕云十六州痛失,再之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整个天下,其实一直都是南北朝割据的时代。 直到元朝实现了短暂的一统,可这元朝的统治者们,却刻意将北方汉人定为三等人,而南方汉人定为四等人,如此一来,南北之间足足四五百年来,其实都是割裂的。 他们虽然继承人同样的文化,流淌着同样的血液,却被割据一方的统治者们强行割裂开来。 后世曾有无数的民族,明明同出一源,却因为种种原因,反目成仇,以至兄弟相杀,手足相残。 而到了大明开始,这分裂了五百年的南北汉人,才开始真正的进入了大一统的王朝。 可即便如此,在大明初期,彼此之间的习俗还是略有分别,比如南方人崇文,而北方因为常年的战乱,因而更加的尚武。 于是,在朱元章定下了科举之后,这种矛盾就开始显现了。 朱元章定下科举的目的,倒不是因为这些会做文章的读书人当真能够成为合格的官员,本质上,他的目的就是通过科举的手段,让天下的人才进入自己的朝廷而已。 所以无论南北,人们争相读书,寄望于能够鲤鱼跃龙门。 可南北榜桉,却将南北之间的矛盾凸显了出来,南方读书人有数百年读书做官的传统,家学渊源深厚,本身就占尽了优势。 而北方人的大族因为常年的征战,家族以培育武人为传统,无论是在家学渊源还是学习风气方面,都远不如南方读书人。 等到科举一放榜,结果能中榜的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