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章:天大的事 (第7/9页)
这经商的情报,只怕也不少,于锦衣卫和诸藩国,都有好处。”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眸光闪动,敢情这是来要钱的? 不过细细思量,至少现在来看,各藩国都是有好处的。 对他们而言,朝廷已经不可能再是敌人,没有朝廷和锦衣卫的支持,他们想在四海立足,实在不易。 而无论是朝廷是锦衣卫还是藩国,他们的敌人只有一个,那便是遍布于天下的土邦。人力,则是最重要的资源,无论是匠人,劳力,读书人,哪怕是腐儒,对他们而言,都是有一个算一个,多多益善。 解缙当下道:“这个好办,爪哇这边……无论弘文馆所需多少,爪哇也予以支持。只是……锦衣卫能凑出这么多读书人的数目吗?” 陈礼毫不犹豫地道:“殿下说可以,那必定可以。这样吧,这事也急不来,大家先修书奏报,咱们再行商量。” 众人颔首,似乎都觉得如此才妥当一些。 此后,张安世又呈送几份密奏入宫。 朱棣得了奏疏,倒是来了几分兴趣。 这已不再是读书人出海,将这些讨厌鬼们赶走的事了。 而是利用读书人,在四海之境,弘扬礼义廉耻的问题。 当然,还不只如此,这一个个弘文馆,在张安世的构想之中,便形同于一个个锦衣卫在各地布置的百户所,通过这弘文馆,吸纳大量与之合作的土人进入,这对瓦解各处土邦也有莫大的好处。 其实还有一件事,奏疏里没有明言,弘文馆的壮大,某种程度,也大大的加强朝廷对各藩国的控制。 藩国一有风吹草动,立即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