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八章:斐然政绩 (第3/9页)
过于单一,也必然容易陷入窘迫的境地。因而……臣大举兴建港口、水利、道路,其本质……就是盘活整个新洲的工商。如此一来,不但煤铁的运输,更为便利。这新洲的土地广袤,又可促进畜牧,更可开拓出万顷良田。” “有了畜牧,便可产羊毛,而羊毛又可促成纺织,有了足够的粮食,又有畜牧所带来的大量rou食,再加上交通的便利,有了煤铁和作坊、港口所带来的大量收入,更可使军民百姓足够富足。” 朱棣细细听着,心里觉得这杨士奇有意思极了。 这杨士奇说起话来,真是一套一套的,不过细细咀嚼,又觉得很有章法。 只见杨士奇接着道:“臣亲自教人查过,在这新洲,每户人家,每年所食之rou,可至五十斤之数,米面五百斤,其他蔬果亦有不少。”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了,一个个张着一双难以置信的眼睛。 每年竟能吃五十斤rou?这是什么概念? 至少在大明,这就算是小士绅也无法理解的。一般的贫穷百姓,甚至一年都不一定吃上一口rou。 作为皇帝的朱棣,对百姓的温饱最是关心,听到杨士奇这些话,不由得动容道:“是吗,有这样多?” 杨士奇从容地微笑着道:“新洲的土地广袤,开垦的土地也多,而且适合农耕的土地,在加大了水利灌既之后,也是不少。且还有大量的草场,草场可以放牛羊,农耕的土地……亦可耕种。且因为耕地实在太多,绝大多数的农户,拥有的土地竟有数百亩之巨。” 数百亩? 杨荣下意识地询问:“数百亩?这富裕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