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四章:水落石出 (第2/9页)
……只是……若只是区区百亩土地的免赋,实则……实则……是杯水车薪。” 朱棣微微地眯着眼睛,面色越发的阴沉。 说起来,大明算是极尽地优待读书人了,不但功名可以入朝为官,且在赋税和其他方面都有大量的优待。 可太祖高皇帝在制定规矩的时候,却也绝不是傻瓜,怎么肯让有功名的读书人,没有节制的将自己的土地免税下去? 因此,规定了免除税赋的数目,就是为了防范这个未然。 朱棣道:“投献土地,是否是地方上的百姓,为了也享受免赋,所以将自己投入进有功名之人名下,借此躲避税赋和徭役?” “是……也不是……”刘来道:“之所以不是,是因为能免赋税的土地有限,这么多人投献自己的土地,这免赋税的额度,早已远远超过了。” “可若说是……却是因为,虽然超出了数目,可因为人有功名,又可以与地方父母官勾结,沆瀣一气,便可将投献之人,索性也纳入自己的家里,如此一来,分明是几十上百户人,却最终并作了一户……而这一户人家,又有了公名在身,他们一方面可以让下头的庄户们免赋税和徭役,同时又可借此将他们视为自家的奴仆,这……这才有了隐户和隐田的问题……” 朱棣听罢,唇角勾着冷笑,只觉得可笑至极。 所谓的优待,实际上,却成了许多人借此牟利的机会。 此时,张安世在旁补充道:“臣也听说过一些流言,说是在地方上,但凡有人中了功名,便有许多的百姓,甘愿卖身给他为奴做仆,亦或者是有人将自己的土地也投献进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