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米行枪声 (第2/4页)
!” 孟绍原从来没见过吴静怡这副表情:“前后经过告诉我。” …… 陈康荣,女,华侨。 她1915年出生在缅甸的一个华侨家庭,父亲是南方人,1930年跟着父亲来到了中国,三年后考上了厦门大学,在上学期间,陈康荣就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成为了一名革命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康荣的父亲考虑到女儿的安全问题,为她在缅甸安排好了工作,让她过去享受安稳的生活。但陈康荣看到祖国山河正在被日本人肆意地践踏,拒绝了父亲的好意,她留了下来,加入到抗日救国的战斗之中,成为了一名工农党员。 她还加入了厦门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中国妇女慰劳前方抗日将士总会厦门分会,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慰劳工作团等组织,用满腔热血和青春与敌人进行对抗。 1938年,陈康荣响应组织号召,在闽西山区担任宣传教员。 陈康荣很鄙视那些卖国偷生的汉jianian,她虽然不能像男人一样在战场上浴血拼杀,但她可以用知识来唤醒更多人的爱国之情。当时很多学校都已停课,陈康荣白天会教一些孩子文化知识,作为自己身份的掩护,晚上她则会开展宣传和情报工作。 在此期间,陈康荣组建了抗日救亡剧团,上演了《抓汉jianian》、《放下你的鞭子》、《打倒卖国贼》、《大刀曲》等戏剧和舞蹈以及《松花江上》、《九一八》等抗日歌曲,极大调动起了群众的抗日精神。 1940年,很多汉jianian投入日军的怀抱,大肆举报抗日志士,陈康荣的一位同志也叛变了,将陈康荣供了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