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章 教授公子 (第4/6页)
别人牙慧。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因而,陈寅恪上课的教室,总是坐得满满的,一半是学生,一半是慕名而来的老师,就连朱自清、冯友兰、吴宓那样的名教授也一堂不漏地听他上课。 这些,孟绍原还不是最佩服的,最让他佩服的,抗战爆发之后,日军直逼平津。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 他自己本人后来长期滞留香港,日军占领香港之后,冲进了他的家。 这位大佬,用一口带着纯正日本贵族腔的京都语破口大骂,直骂的带队军官连连鞠躬道歉狼狈离开。 开玩笑,人家可是精通八种语言的奇才。 孟绍原没想到找自己的,居然会是陈寅格,对于这样的大学问家,尤其是有骨气的读书人,孟绍原一向是非常敬重的。 按理说,孟绍原自己本身也是心理学家,精通英语日语,学问也不差,可是在陈寅格面前,那就根本不值一提了。 面对这位“公子中的公子、教授里的教授”,孟绍原客客气气地说道:“陈教授,没想到您亲自来上海了,有什么我可以做的,您吩咐。” “我和我夫人在上海结的婚,那是民国十七年。”陈寅格放下了手里的书:“次年我就去了北平教书,这一晃快十年没有来过上海了。抗战爆发,我随清华大学到了昆明。这次,英国牛津大学聘请我去,临行前,戴雨农也不知道怎么晓得的,从重庆赶到昆明,和我说,路途艰辛,如果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