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1章 戏珍珠 (第2/5页)
鲜在诸国之中对大明是最恭谨的,这是因为他们距大明最近,而大明的国力又太强大,不得不予恭驯,倒不是他们骨子里就愿意做奴才。一方面,他们仰慕中原文明,处处效仿,以学汉字穿汉服为荣,但是骨子里的自卑,再加上中原王朝对他们一向如奴婢般的役使,又使他们对大明深怀敌意。 比如朱棣循元朝时规矩,向朝鲜索要处子、阉人,以充作宫女和内侍。虽然旨意上只说要几个人,但是下面办事的人自然不敢只依字面上的意思去办,明使到了朝鲜,便勒令朝鲜国王禁全国婚嫁,兴师动众,分遣各道巡察司与大小守令品官、乡吏,—曰两班轮番挑选,如有姿色,一概选择。最后送到都城再由明使选择,被选者的父母哭声载道,如同送葬。 又比如前两年朱棣下令朝鲜进贡年少的太监,旨意上没说要多少,朝鲜国王询问明使,明使开口就是“三四百吧!”朝鲜国王无奈道:“此物无种,岂可多的?”牢搔虽然了,还是得硬着头皮去完成任务。同时,这些去朝鲜宣旨的使臣有那品行高尚、十分自律的,却也不乏趁机作威作福,索要诸般好处的,甚至稍不如意,鞭笞朝鲜官员,真把他们当了奴隶一般,这些自然引得朝鲜许多人极度不满。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这个李咏亮是个老外交了,当年太祖时候,他就是驻大明使节。第一次上朝见驾的时候,李咏亮战战兢兢,见了那卧虎似的朱元璋,骇得唇白脸青,簌簌抖。老朱大怒,嫌他跪姿不正,屁股歪了,叫人把他拖下去打了个屁股开花,在馆驿里趴着养了两个多月,差点儿一命呜呼。 因此这时见大明被那偏居一隅的安南小国缠得头疼,份外的幸灾乐祸。当然,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