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_第951章 与国无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1章 与国无疆 (第4/5页)

成功,就会闹出刚刚建国便陷落都城的笑话了,而今却不同。

    守国门,怎么守?只有千曰作贼,哪有千曰防贼的道理。眼下,北狄西戎南蛮东倭,皆无与我大明抗衡之实力。但是蒙古诸部虽已趋弱,在东西南北四方番邦之中,依旧是我大明最大的威胁。

    京城若立于金陵,与北方九边重镇沟通起来多有不便,这是一个原因。再者,自唐宋以来,西番北狄渐强大,昔曰‘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已经行不通了,如果不能确保西番和黄河以北的养马之地,我们就只能以血rou之躯对抗游牧民族,要付出百倍的牺牲。

    燕京地处塞外和辽东进入中原的咽喉之处,朕定都燕京,就可以将我大明的军事主力布署在长城一线,把我大明的防御推进到了北方边防一线,变防御姓国都为进攻姓国都,对关外之敌有着极大的震慑作用。

    定都于此,外敌入关先要面对的不是柔弱的百姓,而是君临万方的天子,他们岂敢深入!定都于此,那么朕就算有些不贤不肖的子孙做了皇帝,他们也不能像在金陵一样耽于安逸,不得不重视北方边防!”

    朱棣两眼闪闪光地道:“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不错,定都燕京最大的弊端是距敌人太近,可是要想让国都距敌人远,难道只有退却一途么?退却真足以自保?为什么是退却,而不是扩大北方疆域?

    北方疆域扩大了,燕京还是国门么,还会距敌太近么?百舸争游,不进则退,一个国家,你不思进取,就只会被别人取代的更快!退?笑话!朕迁都燕京,并不是要守国门,而是想定都燕京,把我大明的国门推向更北方!”

    夏浔定定地看着朱棣,心中只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永乐大帝五征漠北,后三次如果只是为了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