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4章 含而不露 (第4/6页)
军校带过士兵的人,跑到这儿来指手划脚一番,就能让辽东军队来一个天翻地覆的大变化,世上有这样的人么? 夏浔之所以一直到现在,所承担的差使都能无往而不利,并不是因为他是个全才,而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懂得扬长避短。对于自己确实不擅长的事情,他只将将、不将兵,绝不指手划脚,越过下边的官员直接干涉更低一层的事情。 要改变辽东局面,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稳定需要军队来保障,军队的主要问题现在并不是战斗力,现在还远没到明朝末期,驻屯士兵几近于普通农民,战斗力急剧削弱,一个鞑子能对付七八个明军驻屯士兵的年代,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明军追着鞑子的屁股打。 就拿这次鞑靼袭掠三万卫来说,如果沈永能及时出兵,他们绝不敢攻打三万卫达两天一夜之久,纵然沈永没有出兵,他们也是掠完了就跑,一气儿跑到几百里开外的地方,他们现在干的就是打家劫舍的马匪勾当,还不必当成势均力敌的对手。 朱棣敢把并不十分熟悉军务、尤其是对北方游牧民族作战经验远不及丘福的他他派到辽东来,显然也是预见到了这一结果,所以如果夏浔只是想把这件皇差办得漂亮,很容易,他只要赶到辽东,斩了沈永,晓谕九边,严肃军纪,然后以他带来的五万精兵,再从开原附近抽调几路人马,杀进大漠里去,烧杀几处鞑子部落,那就可以凯旋还京了。 此事一经渲染、宣传,皇帝再褒奖一番,以后说起来,那就是辅国公杨旭剿倭寇、打鞑子,赫然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