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5章 舍得 (第4/5页)
,夏浔已经迅成熟起来,绝非吴下阿蒙了。 他在京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策划对曰渗透,搜集情报,了解曰本如今的势力派系,为他最终剿倭与倭人本土打基础。 他离京的时候,就开始安排京里的人准备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在适当的时候上书谏议开海市,这个适当的时候就是有人弹劾他的时候。大明剿倭,每一次剿倭大臣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受到主要是沿海籍贯的官员弹劾,从无例外,夏浔还没自恋到认为自己人见人爱,可以免俗。但是有时候弹劾未必是坏事,利用好了,就是他达到自己目的的助力。 第二件事就是推波助澜,利用有人弹劾,动更多的人弹劾,这样做的根本目的依旧是为开海能引起永乐皇帝这个最高决策者的注意而服务。朱棣是个强势的统治者,不同姓格的统治者,你想说服他做某件事,或者向他建议某件事,必须要有相应的技巧。哪怕你的目的如何光明正大,如何问心无愧,必要的手段还是必要的,不能学海瑞,遇事就是一条筋,只要大道在手,人挡撅人,神挡撅神,那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夏浔觉得“忠臣应该比歼臣更歼”这句话很有道理。 利益不可能独享,把自己拔到一枝独秀真的是好事么? 有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古人中庸之道的产物,是不积极不健康的,可是我们得明白,这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你且看看,那些还没有站在金字塔顶端,就在官场上如明星一般,总在各种新闻里面穷折腾的,有几个终成正果的? 除非有一天,我们这里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普选,否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谚就始终有它存在的道理。.ZWwx.ORG 有舍,才有得。 然而,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