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_第890章 科考风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0章 科考风云 (第2/5页)

不敢逾闲半步。但正因为其对起、承、转、合,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甚至在字数和句数上也有严格的规定,可以将考官的主观因素降到最低,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考生的权益,使真正优秀者获取功名。

    才学出众者,少有连这科考最重要的八股文章都做不好的,你要硬说他其他方面的学问如何如何出色,实也有限。在官本位的时代,如果考官的评卷标准自由度过大,那就大有作弊的余地,因此八股算是那个时代比较标准化的考试,算是当时最客观,最公正的取才之道。

    可是,它标准化的程度终究还是有限,如果不是彼此相差实在太过悬殊的文章,谁好谁坏,考官不同,欣赏角度不同,自然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吕震正好从这方面做手脚。

    等到所有人看完了试卷,需要他们做出评语的时候,吕震、冷傲语、陈瑛几位大人分别同其僚属窃窃私语一番,交流意见,然后又互相谦让一番,最后由吕震先做评论。

    吕震毕恭毕敬地道:“皇上,臣仔细看过了试卷,解大学士所选的一甲头名、一甲二名的卷子,从‘理、法、辞、气’四方面来看,确实算是佳作。三篇文章,对经书地掌握和程朱注释地理解,对文章结构和学生的文字能力以及文心的诠释都非常到位。不过……”

    朱棣双目一张,问道:“不过什么?”

    吕震道:“不过,臣观第七名尤庭光的文章,清真雅正,情感充沛,文笔生动,对仗工稳。破题、承题,转折自然,其意理阐述尤其出色,虽不及解大学士取中之第一、二、三名考生的文章词藻华丽,然其得经传旨,文理俱足,令臣十分的赞赏。若是臣为主考,当取此人为第一。另,第九名举子常辉,其文……”

    吕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