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1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五更求月票) (第2/6页)
之地。我想,国公应该听说过高句丽吧?” 刘宋耕这句话一说,许多文武心中登时一沉:“坏了!高句丽曾经活跃于辽东一带,这可是史有所载的,人家因此申请辽东部分领土的主权,有错吗?这下该如何应对才是?” 其实他们都想错了,因为高句丽一直是生活在中国北方的一个民族,而且其名字与高丽相近,他们就直觉地以为高句丽就是高丽的前身了,实则不然。 到了明朝中叶,漠北出了个鞑靼小王子,双方都打了几十年的仗了,他们还是常常闹出张冠李戴,把别的部落领当成鞑靼小王子的事来,可见他们对关外事务了解的多么有限,产生这种错觉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前番刘宋耕向大明皇帝申明主权时,曾经提过类似观点,夏浔已经上了心,在这方面则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果然,刘宋耕话音一落,王译便越众而出,咳嗽一声,凛然道:“阁下此言差矣,高句丽与你朝鲜高丽一族,有何相干?” 这句话一说,不但刘宋耕一怔,就连许多文武也是一怔:“难道不是?” 王译道:“高句丽,乃我塞北一个游牧部族,趁着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乱之时,曾经占据过汉四郡,后来被唐朝给彻底灭亡了,其部众都被迁走,同化入其他各族,当然,他们之中的一部分留在了朝鲜,变成了今曰的朝鲜人。但是正如刘判书所言,箕子入朝,是被鲜人迎立为君,并不代表朝鲜应当因此而归中国。同样的道理,一部分高句丽人在亡国之后留居于朝鲜,被鲜人接纳为国人,并不意味着鲜人就可以继承高句丽人的一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