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_第978章 一怒为我兜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8章 一怒为我兜共 (第4/5页)

来抄录宝典的抄手每天就在这里早晨借出宝典,抄录一天,傍晚还回,直到他们想印刷销售的部分全部完成,这样一来,《永乐大典》将会以数百种版印格式的书集模式出现在市面上,所有有生命力的文章都能广泛传播开来。wap..OrG

    同时,会同馆下设的燕京四夷馆也已经成立了,上一次帖木儿帝国派来使者,却因为没有相应的翻译人才,而致汉王闹出笑话,大大地丢了天朝上国的脸面。朱棣是有心交通万国,宾服四夷的,到时候外国使节来了,你居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岂非大大的笑话?

    这一次郑和下西洋,带回了一些翻译人才,这些人倒未必是博学多才之士,只不过是多懂一门语言罢了,有的甚至还不识字,只是口语流利无利,俱都被朱棣厚赏留用,让他们留在会同馆,一面担任通译,一面教授学生,朝廷为了鼓励翻译人才,还相应的也提高了通译的待遇标准,四夷馆最高官职提到了四品大员的位置。

    除了原有的蒙古、女真、曰本、朝鲜、安南、吕宋等国翻译,现在还增加了大量南洋国家的语言人才,诸如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印地语等等,都有专人或正准备延聘专人担任通译。

    夏浔视察了一番正在誊录宝典的书馆人员,吩咐相关人等务必照看好宝典,不要有所损毁、玷污,之后正要离去,忽然想起一件事,便绕到了四夷馆。夏浔先找到精通蒙古语的通译,随便闲聊几句,便道:“慢三呀可惜轱辘慢,唔……也许是慢三呀可惜骷髅慢,是蒙古语吗?”

    那通译目瞪口呆,只是摇头,夏浔又找到女真语通译,那人依旧不解其意,夏浔便想:“这定是突厥语了!”

    幸好四夷馆刚刚也找了两位突厥语通译来,夏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