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_第909章 现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9章 现丑 (第5/6页)

勃勃而来,终于碰上了这种难堪事。

    话都听不懂,这威风还向谁摆去,朱高煦甚至闹不清眼前这两个大胡子谁是沙哈鲁的人,谁是哈里苏丹的人。朱高煦脸腾地一下就红了,他脸红脖子粗地叫人把双方使节先安置下去,等两位外使一走,朱高煦便暴跳如雷,把吕震和孟浮生两位大臣骂了个狗血喷头,这才拂袖而去。

    半天功夫,这个笑话就传遍了南京城。

    帖木儿帝国的官方语言是突厥语,突厥语与蒙古语同属阿尔泰语系,他们有些词汇是一样的,但是远远达不到听得懂蒙古话就听得懂突厥语的地步。帖木儿帝国的民间语言主要是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这些语种地区目前都不是与大明交往频繁的地区,所以大明在这方面的语言人才极少。

    大明从永乐五年才设立专门翻译外国语言和文字的四夷馆,迄今才不过五六年光景,因为很少有士子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四夷馆面向四夷诸国分设的八个翻译馆中,人数最多的一馆才四个通译官,有的常年不见往来的国家更是只有教师一两人,连学生都没有。

    大明现在自己培养的翻译人才极少,就算是面对鞑靼、女真、朝鲜、曰本、吕宋、安南……,这些交往密切的地区,主要的翻译人才也靠地方上向朝廷输送。

    但是像今天这样的窘状其实是很难碰见的,因为出使国一方也备有通译,即便两国因为相距太远,不习彼此语言,他们的通译也懂得两国中间地区的第三方语言,可以以此作为交流平台,大明与帖木儿帝国的交流平台一直就是蒙古语。

    但是无巧不巧的,帖木儿帝国的两支使节队伍在[***]停歇的时候大打出手,死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他们的通译,而大明蒙古馆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