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4章 为了你,好好的 (第3/6页)
而不管是太子派还是汉王派,在迁都一事上态度出奇的一致,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幕奇景,太子和汉王两派一面为了保太子和倒太子互相攻讦,一面又为了迁都与否异口同声地声讨皇帝,如果不是因为有太子一案分化了他们的力量,面对这种汹汹攻势,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怕也要吃不消了。 除非永乐皇帝学他老子朱元璋,一怒杀掉半朝臣子。可是即便那样也没有用,因为你杀掉这一批,换上来的预备役依旧还是这些人,像胡广那么没胆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官员书生意气作起来,那是很要命的。 那么这些人是哪些人呢? 南方人,主要是江西人。 明朝是科考取士,想做官,唯此一途。 而明朝科考,江西人一直考的最好,有时候全国姓的殿试几乎成了江西人的表演演,一眼望去,殿上站的入选进士全都是江西人。 “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一半京官是赣人”。别的不说,瞧瞧内阁就知道了,永乐朝初立,内阁大学士七人,其中就有五个是江西人。 再往下去,各衙各司,也是坐满了满口南昌话、吉安话、抚州话的老表,把京城从南京搬到燕京去,你说他们能乐意么? 满朝文武一边为了太子的去留问题互相掐架,一边为了迁都与否跟皇帝掐架,朱棣却不接招,他去接见外宾了。 朱棣先行召见了帖木儿国使节,又打又拉、又拉又打地弄出一个类似于“划江而治”的调停方案,派使节持圣旨,随帖木儿国两支使节队伍同往撒马尔罕,调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