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五章、岳大夫的肠痈患者 (第2/4页)
她看着那旧日的药方子,“这药开得倒是对症,我稍微改得温和一些,再吃上两副,便能大好了。” “多谢岳大夫!”那老父亲连忙拉着孩子一并拱手行礼。 岳望舒安然受了,写好药方子,便递给那父子,让他们去抓药了。 如此,每次诊脉,都要收获一波感谢——无他,因为她的案前赫然立着个“义诊”的小牌牌! 也就是说,她并不收取丝毫诊费。 当然了,药钱还是要给的。 虽然这样的cao作搁在现代,已经是惯例。但在古代,却称得上是大大的善举! 古代医药大多分开,就算是这样本身就卖药的药房,也不会搞以药养医那一套! 说是“义诊”,便是实打实不掺水的“义诊”! 更何况养生大药房药材一流、价格也不高,本就颇有名声,这总店又隔三差五搞“义诊”——虽然“义诊”的是那位年轻的岳大夫,也叫养生大药房的名声更上了一个台阶。 虽然岳望舒的确不指望这点诊金,但搞“义诊”,其实一开始是无奈之举。 总店坐诊的大夫总共三位,不怎么露脸的胡太医,以及胡太医的侄子小胡、弟子周大夫——平素便是这两位坐馆,二人都是人到中年,胡子半百。 而岳望舒乌发如墨、面白无须!鬼都知道该怎么选!!中医这个行当,就是年龄和水平呈正比! 岳望舒也自认医术不及,所以就竖了个“义诊”小牌牌。 不得不说,免费就是吸引人! 这个时代,还是穷人更多些,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