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0节 (第5/5页)
说您要通政司趁着太尉大人不在去平卢锁拿她的家人和僚属?” 说罢,她转身对着御座道: “陛下,造反一事兹事体大,太尉大人乃是国之柱石,怎能凭一面之词就令有司查问?” 混迹朝堂多年,在列皆是人精。 谋逆这种事,一旦真的“查”,至少意味着陛下是有所怀疑的。 替孟月池说话的女子名叫苏婉青,她十九岁考中二甲进士,也称得上是少年英才,只可惜,先帝多年间贬谪与女旧臣相关的女臣,她因为出身勇毅学宫,在三十二岁时候才做到从五品的大理寺正,如今她三十六岁,在新帝登基之后被封为大理寺少卿。 环顾朝堂,苏婉青再次对御座行礼: “陛下,此事还是应该从长计议。” 这时,又有人说:“陛下,不如让孟太尉写折子自辩!” “自辩?陛下,臣以为应该将折子发还两位将军,让他们有据上奏,无据治罪。” “没错!陛下,平乱剿匪正在紧要关头,战机可谓稍纵即逝,太尉自南下平叛以来有功无过,义武将军封康平、武宁将军吴崇茂二人却在此时状告太尉,又无实据,微臣以为两位将军乃是贪功之心驱使,才做出这等事。” “陛下,臣以为……” 万俟引高坐在御座上,看着下面的群臣。 为孟月池说话之人竟然占多数。 “陛下,义武、武宁两位将军平叛一年未曾建功,却在此时为抢功而攻讦当朝太尉,陛下若不责罚,微臣只恐阵前将士寒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