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江上问名,门户报喜 (第6/6页)
。陈三郎是蛇是龙,是鱼是虫,看看便知。” 一般来说,考到了秀才功名,下一步就会进学和游学,都是一种历练,藉此广结人缘,并积蓄声望名气。 名者,看似虚妄,实则重中之重。圣贤有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又说“慎器与名”;更有诫语:“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无不说明“名”的重要性。 考到秀才,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表现至关重要,三年后的乡试才是真正的人生大考,考的不仅是才学,不仅是文章,更是个人的积累底蕴。在这三年间,如果籍籍无名,没有突出之处,甚至连乡试的考试资格都拿不到。 乡试资格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岁考里成绩出众拔萃;二是得到官绅名流推荐。 两者其实都需要声望支撑。 人情练达即文章,自古到今,死读书的书呆子从来都难以登堂入室,哪怕考过了试,也无法在复杂的官场上立足。 黄县令一言做了定夺,钟捕头和张幕僚自然不会有意见,反正这事,本就是县尊大人的私事,大人都能够看得开,作为下属又有什么看不开的?倒是江草齐斩杀官差逃走之事,迟迟不能结案,却是令人头疼。无奈之下,只得出文书,将江草齐列为逃犯,并通过驿站将文书送到其他府县,请求协同缉拿。 又派衙差将陈家众人带上堂询问,问是否对江草齐杀差逃走之事知情,陈王氏等人自是一口咬定不知——他们本就不知,从头到尾,都是陈三郎在策划。 黄县令不敢用刑,问过之后,只得放人回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