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3章 捡破烂还传染 (第4/6页)
入了一个冰冷的寒冬。 不单是整机,而是整条产业链。 国际巨头在以芯片为核心主导的前提下,向各个环节都发出了挑战。短兵相接,国内企业如秋风扫落叶般的被击溃。 其中,就包括手机巨头中电赛龙。 最强盛的时候,中电赛龙收购了飞利浦的研发中心,在全球销售的所有飞利浦手机,都是由中电赛龙设计。 另外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也都设有研发中心。 堪称是国内走在技术的最前沿的手机公司,在研发中投入很大。 可结果怎样? 波导、步步高、华为、中兴等公司纷纷削减手机研发费用,联想、夏新、TCL甚至直接裁撤掉了手机研发部门。这些公司的手机业务都还在苟延残喘。 中电赛龙却要彻底玩完。 面临破产。 其实从去年开始,“塞龙系”旗下的飞利浦手机和阿尔卡特手机,全球业务就开始萎缩,国研的手机已经跟不上世界潮流。 核心主业也遭遇重创。 中电赛龙的核心业务是手机的工业设计,即手机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手机的零配件有200个左右,并不是说随便采购几家的元配件组装起来就可以,因为大部分的产品都是不兼容的。这就需要工业设计,要反复验证,拿出一整套全部兼容的零配件。 过去,一套整体设计方案是200万元。 国外巨头进入这个市场后,直接完成暴击,价格压到了20万元。别说利润了,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因为零配件的兼容问题,核心在于芯片。而手机芯片基本都是国外的,比如摩托罗拉自己设计的芯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