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6 医药论 (第2/4页)
“创造,就得从它的成本说起。” 就像是给不懂行的陈良科普般,柳蔓一本正经的道。 “开发一款新药,平均时间是13.5年,这还仅仅只是研发的投入,假如把资本因素考虑进去,成本高达17.78亿美元,这是有机构专门进行研究统计出来的结论。” “更残酷的是,你辛辛苦苦花钱花精力,也不一定能够研发成功。从选中靶点到先导化合物筛选,再到临床优化前的123期,再到最终申请上市,从最初的立项再到推向市场,十几年时间,你知道成功率是多少吗?” 陈良自然无法回答。 “4%。” “只有4%的成功率。” 柳蔓这个时候浑身都洋溢着博士高知识分子的风范,站在工地前,侃侃而谈。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研发夭折,比如sars疫苗,就是临床3期遭遇了难题,至今都没研发出来,而这些失败的费用,都是由医药公司承担。所以你还会觉得70万一支药贵吗?” 不得不承认,博士就是博士,讲解直插要害,一针见血,令他对医药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陈良摇头,叹了口气。 “这可不像一位医生说的话。” “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柳蔓道:“虽然药是用来治病救人的,但药的本质,还是商品。是商品,就得遵从市场规律。我不是药神里有句台词说的很对,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我们没有理由去一味的指责药厂,因为药价的高昂从来不是药厂决定的,而是市场。” “一台光刻机几个亿,一条生产线几十个亿,可为什么一台手机只需要几千块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