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2章 (第2/3页)
座大朝廷,内阁是运转的中枢。 各地府州呈上来的奏章急报,多半都要经过其手。 因为定鼎之初,圣人时常御驾亲征。 压服六大真统,斩尽四渎龙族,驱逐yin祀野神域外邪教……因此无法总揽政事。 可偏生圣人又想独掌大权,亲手废掉千年门阀出身的古少磬。 引发景朝立国之后最大的动荡,近半的文武百官上书求情。 却依旧阻止不了圣人的独断。 这也给后面宣国公李鸿光勾结四神,意图行刺御驾埋下隐患。 那是圣人第一次诛杀从龙功臣。 自古少磬、李鸿光后。 开平王和中山王相继离世。 执掌卫军,门生故吏众多的凉国公、韩国公、越国公等人。 也陆续交出兵权,退隐于朝野外。 直至太子白含章开始监国,正式插手内阁、六部之决议。 “本宫下发的旨意,从皇城出,通过四十九府,六千两百多处驿站,全长近百万里的驿道,才能层层传递到各级衙门。 终究还是不够迅速。” 白含章揉了揉发胀的眉心,他想到天工院所提议的“驰道”与“甲车”,不由地轻叹道: “九边消耗甚巨,十七支卫军数百万虎狼,养兵不易,只怕很难再拿得出多余的银钱。 但不管怎么样,也要造设铺开,一旦功成,从天京到九边,旨意朝出而夕至。 足以让政令通达,再无皇权不下乡之说。” 这位太子殿下适才假寐了一会儿,并无多少困意。 反而借着凉爽的夜风,好似游神巡视深宫,行于在宽阔的丹陛上。 于他看来,监国临朝其实与高门大户主事没什么区别。 既要cao心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